HONEYWELL LG1093AA35 详细介绍
一、产品说明
HONEYWELL LG1093AA35 是一款先进的火焰传感器,专为严苛工业环境下的燃烧监测而设计。它运用紫外线(UV)检测技术,能精准识别烃类火焰发射的紫外线辐射,以此判断火焰的有无,在保障燃烧系统安全、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在工业发电领域,燃气轮机装置依赖其精准的火焰监测,确保燃烧过程稳定,为持续供电提供坚实保障;锅炉房内,借助 LG1093AA35 的精确检测,实现高效燃烧,降低能源损耗;各类工业熔炉中,它能实时监测火焰状态,确保燃烧条件符合工艺要求,提升产品质量。从发电站到船舶动力系统,再到泵站等场景,该传感器都凭借可靠性能,增强了燃烧系统的安全性与控制精度。
二、产品技术参数
- 检测技术:采用盖革 - 米勒(Geiger - Mueller)型光电管技术,对火焰紫外线响应迅速、精准,在复杂环境下也能可靠检测火焰。
- 光谱响应:光谱响应范围处于 1800 - 2600 埃,处于太阳盲区,仅对火焰紫外线敏感,不受太阳及其他可见光、红外光干扰,确保检测结果准确。
- 安装接口:配备 3/4 英寸内螺纹(NPT)接口,通用性强,安装便捷,可稳固连接各类设备,保障安装的准确性与稳定性。
- 控制面板连接:通过带 1 英寸外部导管螺纹的特氟龙屏蔽电缆连接控制面板,特氟龙屏蔽有效抵御电磁干扰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,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。
- 工作温度范围:可在 - 40°F(-40°C)至 + 176°F(+80°C)的宽温度区间内稳定运行,能适应不同环境温度的工业应用需求。
- 窗口压力额定值:在 400°F(204°C)时,窗口压力额定值达 150 psig ,面对高温高压工况,仍能维持性能稳定,保证检测功能正常。
- 电缆长度:标准电缆长度为 61 英尺(18.6 米),能满足多数设备安装布线需求,特殊场景下也可定制其他长度。
- 响应时间:响应时间极短,火焰出现时,典型响应时间小于 0.1 秒;火焰熄灭时,最大响应时间为 0.2 秒,快速感知火焰状态变化,为系统控制争取宝贵时间。
- 材质:部分型号采用不锈钢材质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机械强度,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,适应恶劣工业环境。
- 电源供应:由配套放大器提供 260 - 350 VDC 直流电压供电,确保传感器稳定工作,与系统其他组件兼容性良好。
- 检测范围与视角:检测范围可达 0 至 6 英尺(0 至 1.8 米),有效覆盖火焰区域;90 度的宽广视角,大幅减少检测盲区,全面监测火焰状态。
- 功耗与输出信号:运行功耗低至 5 瓦,节能高效;输出 24 VDC 标准直流信号,方便与后续信号处理及控制系统对接,确保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准确性。
三、使用方法
- 安装准备:安装前,务必确保设备断电,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,避免触电风险。准备适配 3/4 英寸内螺纹接口的扳手等工具,为安装做好充分准备。同时,仔细检查传感器外观有无损坏,电缆是否有破损,确保传感器在良好状态下进行安装。
- 安装过程:将传感器 3/4 英寸内螺纹接口与设备对应外螺纹接口精确对齐,使用扳手缓慢、均匀旋紧,确保连接紧密无松动,防止因连接不牢影响检测效果。依据设备与控制面板距离,选择合适电缆,连接时严格按照接口标识和极性说明操作,确保连接正确、牢固,避免信号传输故障。连接完成后,再次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稳固,确保安装无误。
- 调试运行:安装完成后接通电源,传感器开始工作。正常情况下,火焰出现时,传感器迅速捕捉紫外线信号并传输至控制面板。设备启动初期,操作人员密切观察控制面板火焰指示信号,判断传感器工作状态。若出现异常,如无信号、信号不稳定等,立即停机检查,排查安装问题(接口松动、电缆连接错误等)或传感器故障。首次调试时,可进行多次火焰模拟测试,观察传感器响应是否及时、准确,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。
四、系统介绍
HONEYWELL LG1093AA35 火焰传感器是燃烧监测系统的核心,与其他组件协同构建完整、高效的燃烧安全监测体系。
- 系统构成:系统以 LG1093AA35 火焰传感器为核心,搭配信号放大器、控制面板及连接电缆。传感器检测火焰紫外线辐射,转化为微弱电信号输出。信号放大器将微弱信号增强,使其能被控制面板识别。控制面板接收、分析放大信号,依据火焰状态发出控制指令,如启停燃烧设备、调节燃烧强度。连接电缆负责各组件间信号传输,保障系统信息流通顺畅。此外,系统可能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,如信号滤波器,用于进一步净化信号,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。
- 系统优势:系统采用先进紫外线火焰检测技术,在复杂光照条件下,能精准检测火焰,不受可见光和红外光干扰,检测精度与可靠性极高。各组件经特殊设计与工艺处理,可在高温、高湿、多尘等恶劣工业环境长期稳定运行,有效减少因火焰监测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与设备故障。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,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传感器数量或接入其他监测设备,适应不同规模的燃烧系统监测需求,保障燃烧系统安全、高效运行,助力工业生产安全、高效开展 。